我国新建主干油气管道里程突破2500公里,创历史新高;青海黄南州进入“天然气时代”;乌苏市加快推进天然气储备调峰站建设
来源:能源行情
发布时间:2023-10-17
央视网消息:2023年以来,我国大力推动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建设,一批国家重点项目加速建设、顺利投产。1—9月份,我国新建主干油气管道里程突破2500公里,创历史新高。

日前,国家“十四五”石油天然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新疆段主线路管道,全长583公里,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焊接正式完成。整个工程预计2024年10月建成,每年可向中东部地区输送天然气300亿立方米。

我国大力推动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建设,一批互联互通工程建设相继完成。中俄东线、西气东输一线、川气东送一线、青宁管道、苏皖管道5条天然气主干管道在江苏境内全面实现互联互通,每年转供能力达75亿立方米。

中开线与平泰线互联互通工程顺利完工,为我国中东部地区最大的天然气储气库——文23储气库提供更多的输气通道。

管道全长4269公里川气东送二线管道,近日也正式开工建设。这是构建我国天然气管网“五纵五横”新格局的关键一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输送天然气超200亿立方米。

“十四五”期间,我国规划新建管道2万公里以上。三年来,国家管网集团累计开工建设项目超170个,新建项目焊接里程超1万公里,建成具备投产条件管道里程11300公里,天然气管道里程增长21%,互联互通转供能力增长57%。
10月13日上午,黄南州天然气利用工程通气点火仪式在同仁市举行。州委书记朱战民,州委副书记、州长扎西才让,以及州委、州政府、同仁市、尖扎县有关领导和州直相关部门负责人、青海河泽燃气公司负责人和职工代表参加仪式。
天然气利用工程是着力打造青海生态样板的一项重点工程,是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一项生态工程,是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低碳生活方式的又一丰硕成果,将全面改善全州用能结构,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今冬明春供暖季将节约用煤513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3648.9万吨。 实现天然气入州这项政治工程,是我州党委政府向全州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历经了三届政府的不懈努力与奋斗,项目于2021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全部建成并通过验收,今年供暖季的4274万方用气指标已争取到位。9月28日,国家管网西部管道公司已正式开闸供气,标志着我州已进入天然气及清洁能源供暖时代。
相关(二):总投资2亿元 乌苏市加快推进天然气储备调峰站建设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新疆新闻9月6日电(王德刚 樊明敏 马芹)可储备天然气320万方,满足全市群众1个月的用气使用量。今年以来,为提升天然气应急储备能力,加快补足各环节储气能力短板,乌苏市充分发挥储气调峰设施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等积极作用,加快推进天然气储备调峰站建设,为全市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群众温暖过冬提供坚实保障。 9月4日,在乌苏市天然气储备调峰站压缩机房内记者看到,设备已经安装完毕,技术人员正在对设备逐一进行检查销项。 天然气储备调峰站压缩机房电仪技术员张力强说:“我们现在正在检查各个点位是否对应,保证点对点的位置正常,后期我们还要进行信号的调试。” 据了解,天然气储备调峰站项目由乌苏兴鸿能源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2亿元。项目总占地面积136亩,建筑面积5487平方米,主要包括5000立方液化天然气储罐、综合楼、中央控制室、压缩机房等,项目建成投用后,将对天然气进行液化储备,实现了乌苏市多气源供气格局。目前,天然气储备调峰站建设已进入扫尾阶段。 为严格管控工程质量、加快项目进度,施工方根据“三查四定”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和项目进度,为项目成功投运奠定基础。 乌苏兴鸿能源投资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熠说:“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分两期。一期投资1.1亿元,二期2024年开始建设。我方作为本地国有燃气公司,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第一要素,严格把控工程质量。项目已经进入了尾声,9月底试生产。项目完成后,5000立方储罐可以储存2250吨液化天然气,转换为320万立方天然气,可以对乌苏市民生用气储存1个月的应急储备量。” 储气调峰设施是促进天然气供需动态平衡、增强供应保障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施工过程中,乌苏市应急管理局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项目建设,在项目跑办、建设质量监管等方面,联合多部门开展全过程监管,加快推进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 乌苏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飞说:“天然气储备调峰站项目是当前我市为民‘办实事 解民忧’项目之一,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应急管理局以党建为引领,组织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加强全过程安全监管,力争打造技术领先的智能化天然气储备库。工程竣工后,我局将该项目纳入日常管理,确保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