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是中国石油援疆“一号工程”。截至8月19日,塔里木油田通过南疆天然气利民管网,累计向南疆各族群众供气147亿立方米,折合替代标煤1955.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077万吨。
△8月19日,塔里木油田举行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投产10周年开放日活动。
8月的南疆,瓜果飘香。19日一大早,在祖国西部帕米尔高原上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黑孜苇乡康什维尔村,村民努古丽·马麦提艾萨天刚刚亮就起床做早餐。一切准备好后,她熟练地打开天然气灶,不到半小时就做好了早饭。
△位于帕米尔高原上的乌恰供气门站。
康什维尔村是一个移民搬迁安置村。这里的村民以前祖祖辈辈烧火做饭都是用的柴火、牛粪。随着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的深入推进,当地农牧民用上了天然气,同时也从砍柴、拾牛粪等重体力劳动中解脱了出来,更多的年轻人就近进厂务工或自主创业,有了稳定的工作。
“天然气真好,用起来太方便了!”努古丽·马麦提艾萨如此赞美天然气。2013年,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实现主干管线全面投产。当年,在政府的帮扶下,包括她家在内的262户农牧民相继搬进通了天然气、装着壁挂炉的安居房。过上新生活的努古丽·马麦提艾萨满怀热情在村口开了商店,每逢巴扎天,她还会到县城巴扎去摆摊。她丈夫则在家从事养殖业、种植业,现在,他家养了5匹马、50多只羊,生活质量比十年前大幅提升。去年除去各种开销,她家还能存款8万余元。
△天然气管道巡线人员在巡检。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中国石油总投资64亿元的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于同年7月在喀什开工建设,成为“气化南疆”工程的延续和拓展。工程历经3年建设,与先期给库尔勒、喀什供气的“气化南疆”管道对接,形成环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主干管网,新疆南疆五地州由此从“柴煤时代”跨越进入了使用清洁能源的“蓝金时代”。
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是中国石油援疆“一号工程”,对于南疆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推动南疆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该工程自2013年8月建成投产以来,通过10年的持续努力,不仅用“福气”带富南疆各族群众,编织了一幅促产业、助振兴的“锦绣”,也描绘出新疆南疆地区绿色低碳、生态和谐的美好未来。
△8月19日,塔里木油田举行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投产10周年开放日活动。
截至8月19日,塔里木油田通过南疆天然气利民管网,累计向南疆各族群众供气147亿立方米,折合替代标煤1955.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077万吨。
截至目前,塔里木油田已建成4704公里环塔里木盆地输气管网,供气点增至79个,年供气量从2012年的25.27亿立方米增加至2022年的56.3亿立方米。惠及喀什、克州、和田、阿克苏、巴州五地州42个县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6个农牧团场,使800多万各族群众过上了清洁、低碳、环保的现代文明新生活。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