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
2019年5月24日~2019年5月30日,进入夏季后,我国天然气市场运行基本平稳,受气温及下游需求影响会出现小幅波动,环比变化较小。本周消费量为49.8亿立方米,日均消费量为7.1亿立方米,受需求开始增长影响,可注入地下储气库的气源继续减少。
一、本周行业综述
受气温大幅升高,下游用户季节性需求波动等因素影响,本周天然气消费量环比小幅回暖。但相比去年同期,发电用气量增长较小,本周同比增速下滑。
1、消费情况监测
本周天然气消费量为49.8亿立方米,日均消费量为7.1亿立方米,环比增长0.1亿立方米,增幅1.6%。同比增幅有所下滑,同比增长0.5亿立方米(前值0.6亿立方米),增幅8.5%。
国内天然气市场消费走势图
数据来源:发布方收集整理
2、市场消费特点
进入夏季后,我国天然气市场消费量稳中有增,且因为市场缺少明显刺激因素,同比变化基本保持稳定。本周下游市场消费量有所好转,主要是受气温带动部分地区燃气发电用气量的增长,本周天然气消费同比增量0.5亿立方米/日。
分地区分结构来看,随着西气东输管道检修作业结束,西北地区液化厂开工率开始增长。华北地区,尤其是北京市用气量基本持平,新增动力不足。华东地区,江苏省消费量出现同比下降,浙江省消费量增长较快。华中地区,资源供应价格较高,下游市场增长压力较大。
3、资源供应情况
本周国产天然气资源供应量充足,其中,国产气稳中有升,潜力区块勘探顺利,西南、塔河等区块获得高产气流,老区增产、稳产工作进一步推进;西气东输管道检修,部分地区供气量有所压减。本周接收站供应量充足,国内液厂走液积极。
1)4月中国进口LNG 454万吨,同比上涨35%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4月份,中国进口天然气765万吨,同比上涨12.7%,环比增长71万吨,增幅10.2%。其中,进口液化天然气(LNG)454万吨,同比上涨35.1%,环比增长48万吨,增幅11.8%;进口气态天然气311万吨,同比上涨9.3%,环比增长23万吨,增幅8.0%。
1-4月累计,中国进口天然气3189万吨,同比上涨16.4%。其中,进口液化天然气1945万吨,同比上涨23.7%;进口气态天然气1243万吨,同比上涨6.6%。
另外,海关数据同时显示,2019年4月,中国出口气态天然气16万吨,同比减少3.1%,环比增长1万吨,增幅为6.7%。
2)中石油确立“四大上产工程”
近日,据中石油透露,在“十三五”期间,中石油立足提升原油和天然气两条价值链,统筹四大业务,大力推进上游勘探开发四大上产工程,即松辽盆地油气当量4000万吨以上稳产工程、长庆油田油气当量5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工程、新疆地区油气当量5000万吨上产工程和西南油气田天然气300亿立方米上产工程。
3)华北油田力争冬季向郑州供气达100万方/天
华北油气分公司在鄂尔多斯盆地拥有两个大气田,大牛地气田年稳产30亿立方米,东胜气田也得到快速发展,今年努力冲刺15亿立方米。
华北油气分公司通过榆林至济南这条输气管道在安阳的分输站,经安阳-洛阳-郑州管线,向郑州供气,日供气量一直保持在20 ~30万立方米,年供气量在0.6~1亿立方米。经过多方努力协调,向郑州的日供气量提升至65万立方米,在今年冬季前达到70万~80万立方米,在进入冬季力争达到100万立方米。
二、基础设施建设动态
1、重庆荣昌区新建管道预计6月底投产
5月21日,重庆荣昌区经济信息委发布,今年荣昌区将新增1条日输气量100万立方米天然气主管线,预计6月底建成投运。该输气管线由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蜀南气矿建设,总投资约4500万元,从泸县喻寺镇页岩气井站泸203井到安富配气站,全长约13公里,其中,荣昌区约6公里,主要途经安富街道,管径为D323。
2、龙口南山LNG接收站一期工程项目可研报告通过审查
4月18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召开投委会,审查通过了气电集团上报的龙口南山LNG接收站一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站址位于山东省烟台港龙口港区规划的LNG专区,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500万吨/年,计划建设6座22万方储罐及1座26.6万方LNG专用泊位,气化外输能力达到4000万方/日,接收站能力达到645万吨/年,预计2022年建成投产。
3、珠海直湾岛LNG接收站项目建设可行性研讨会成功召开
5月21日,“珠海直湾岛LNG接收站工程建设可行性及延伸功能探讨”专家研讨会成功召开。珠海直湾岛LNG接收站规模为一期380万吨/年,二期达到900万吨/年。该项目由澳门天然气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项目含有3条干线输气管道和1条支线输气管道,分别是直湾岛——香港南丫岛海底管道,长度约35公里;直湾岛——香港大鸦洲海底管道,长度约39公里;直湾岛——珠海高栏岛海底管道,长度约108公里;澳门支线海底管道,长度约22公里;管道设计输量为500万吨/年,设计压力为10兆帕。项目计划于2019年底开工,2023年前建成投产。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天然气市场发展情况远期规模可达到2000万吨/年。
4、宜川县40万吨LNG天然气处理项目正式启动
5月25日,陕西新源天然气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新斌与成都深冷液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乐敏签订了宜川县40万吨LNG天然气处理项目总包合同,标志着项目正式启动。
三、消费侧动态
1、2019年4月河南省天然气供需情况通报
2019年4月,河南省内6家天然气企业天然气供应量(不含LNG和CNG)为73968万立方米,同比下降4.16%。4月份,天然气供需情况平稳。其中,城市燃气消费50315万立方米,同比下降2.97%;工业燃料消费19543万立方米,同比增长6.36%;天然气发电消费830万立方米,同比下降79.29%;天然气化工消费328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1.45%。
2、攀枝花市仁和城区居民明年7月将全部改用天然气
近日,攀枝花仁和城区原使用液化石油气居民区域天然气管网改造工程正式开工,新建区域正加快管网布设,预计2020年7月前,仁和城区居民将全部改用天然气,实现同城同气同价。
3、河北今年拟再推“煤改气”“煤改电”180万户
5月28日,河北省省长许勤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称,2019年河北计划煤改气、煤改电改造180万户。截至目前,河北全省已改造535万户,今年计划改造180万户,这是根据气源和电源情况来匹配改造、安排的。河北省2019年煤改气、煤改电计划改造的户数和2018年相当。
四、主要政策和重大事件解读
1、国务院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开展电力市场化交易、非居民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
5月2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提出要降低能源资源成本。支持省级人民政府在国家级经开区开展电力市场化交易,支持国家级经开区内企业集体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支持区内电力用户优先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支持国家级经开区按规定开展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加强天然气输配价格监管,减少或取消直接供气区域内国家级经开区省级管网输配服务加价。
2、多地将提前进入“国六”时代
“国六”A标准要求在2020年7月1日开始实施,“国六”B要求于2023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目前,已有河南、天津、广州等18个省市将“国六”提前至今年实施。
3、海南将建设成为清洁能源优先发展示范区
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提出将海南建设成为清洁能源优先发展示范区,建设海南清洁能源岛。到2020年,海南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2%,清洁能源装机比重提高到50%以上。
大力推行“削煤减油”,逐步加快燃煤机组清洁能源替代,到2020年淘汰达不到超低排放要求的企业自备燃煤机组,各市县建成区范围内全面淘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小锅炉。
《方案》明确,要加大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加快推进东方气田、陵水气田、文昌至三亚天然气东部管线项目,按需有序推进清澜、洋浦、万宁、琼海气电项目规划建设,全面实施城镇燃气工程,在切实落实气源的前提下全面推广农村用气。鼓励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舶发展。沿海港口新增、更换拖船优先使用清洁能源。
4、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工作推进会
5月24日,国家能源局在北京组织召开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为进一步把2019年和今后若干年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石油企业要落实增储上产主体责任,不折不扣完成2019-2025七年行动方案工作要求。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各部门要充分发挥协同保障作用,在加强用地用海保障、优化环评审批、加大非常规天然气财税支持等方面配套稳定的支持政策,保障重点项目落地实施。
5、我国自主设计的双燃料大型汽车滚装船顺利下水
5月22日,全国最大的LNG汽车滚装船在福建厦门顺利下水,填补了我国在双燃料大型汽车滚装船自主设计建造技术方面的空白。该LNG汽车滚装船,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研发,厦船重工进行生产设计和建造,总长199.9米,型宽38米,型深14.8米,设计吃水8.65米。其中,有两个1800立方(米)的(船用)LNG罐体,是目前在建的全球最大(船用)LNG罐体。该船将要进行各种航行测试,预计2019年11月交付使用。